山东济南援鄂医疗队名单,那些被口罩遮住的天使面孔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武汉,继而蔓延全国,当人们纷纷避之不及的时候,一支支医疗队却逆向而行,从全国各地奔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山东济南援鄂医疗队的身影尤为突出,这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家庭的牵挂,一个医者的担当,当我们翻开这份名单,看到的不仅是简单的姓名排列,更是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一种穿越地域的大爱精神。
山东济南援鄂医疗队是山东省派出的首批援鄂医疗队之一,于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紧急集结出发,这支队伍由来自济南市中心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组成,涵盖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多个关键科室的专家和护理人员,名单上共有138名队员,其中包括45名医生和93名护士,平均年龄34岁,最年轻的队员只有23岁,这些数字背后,是138个家庭的牵挂,是138颗勇敢的心。
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是队长张伟(化名),济南某三甲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接到援鄂通知时,他刚结束24小时的值班回到家中。"我是呼吸科医生,又是党员,这个时候我不去谁去?"他这样说服了担忧的妻子,临行前,他悄悄写好了遗书,压在抽屉最底层,在武汉的58天里,他带领团队接管了武汉某医院的重症病区,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亲手救治了近百名危重患者,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拼命时,他说:"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我就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
护士长李芳(化名)的名字在名单中间位置,但她的故事却格外动人,出发前三天,她刚得知自己怀孕的消息,面对丈夫的劝阻,她含着泪说:"那里的病人更需要我。"在武汉期间,她强忍妊娠反应,坚持在一线工作,直到因过度劳累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才被强制休息,康复后,她又立即返回工作岗位。"名单上既然有我的名字,我就不能当逃兵。"这句话成为了医疗队的精神写照。
翻阅这份名单,我们还能看到许多普通却不平凡的名字,有新婚第三天就告别妻子的年轻医生,有孩子刚满月就毅然前往的护士妈妈,有瞒着年迈父母偷偷报名的独生子女...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济南本地医院已经是科室骨干,家庭责任重大,但面对疫情召唤,无一例外选择了挺身而出。
名单上年龄最小的队员是23岁的护士王静(化名),出发前,她在日记中写道:"害怕是真的,但穿上这身白衣,就有了勇气。"在武汉期间,她负责护理20多名确诊患者,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12小时,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伤痕却从不叫苦,当一位老年患者康复出院时,拉着她的手说"你就像我的孙女一样",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一切付出都值得。
这份名单的特殊之处还在于它的"不完整性",许多队员在报名时使用了化名或只写了姓氏,为的是不让家人担心,直到凯旋归来,他们的真实身份才被完全公开,这种"隐姓埋名"的奉献,更彰显了医者仁心的纯粹与高尚。
在武汉的日日夜夜,这份名单上的每个人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考验,防护物资紧缺时,他们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8小时不吃不喝;面对未知的病毒,他们冒着极高的感染风险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看到患者病情恶化却无能为力时,他们躲在角落偷偷抹泪,转身又给病人送去信心和希望...
名单上的张医生回忆说,最艰难的时候,整个病区30张床位全部满员,呼吸机严重不足,医护人员接连倒下。"但看到名单上战友们的名字,想到我们共同立下的誓言,就又有了坚持下去的力量。"这种相互支撑、共克时艰的精神,成为了医疗队战胜疫情的重要法宝。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2020年3月底,山东济南援鄂医疗队圆满完成使命,全员平安返回,当飞机降落在济南遥墙机场,他们受到家乡人民最高规格的欢迎,那一刻,名单上的每个名字都熠熠生辉。
鲜为人知的是,返回济南后,许多队员又立即投入了本地疫情防控工作中,他们将在武汉积累的宝贵经验用于保护家乡人民,继续在另一个战场上履行医者使命,这份名单所代表的精神,早已超越了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当我们重温这份名单,不禁思考:是什么让这些普通人成为逆行者?答案或许就藏在他们的职业信仰中——"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了血脉的担当,名单上的每个名字,都是这种担当的具体体现。
这份名单也折射出中国医疗体系的强大动员能力和医务人员的崇高职业精神,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全国各地像山东济南这样的医疗队迅速组建,星夜驰援,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制度优势,成为我国战胜疫情的重要保障。
更为可贵的是,这份名单所展现的精神并未随着疫情缓解而消失,许多队员返回后,将抗疫经验转化为日常医疗服务的改进,把在生死考验中淬炼出的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带给更多患者,名单上的王护士说:"经过武汉的历练,我更加理解了护理工作的意义,现在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对待当时的危重患者一样尽心。"
山东济南援鄂医疗队名单,这份看似简单的名册,实则是一部微缩的英雄史诗,它提醒我们,在平静生活的背后,总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在危难时刻,普通人也能绽放非凡光芒,这些被口罩遮住的天使面孔,用他们的专业和勇气,为我们筑起了生命的防线。
当疫情成为历史,这份名单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它不仅是对那段特殊时期的见证,更是对医者仁心的礼赞,对人类在灾难面前团结互助精神的歌颂,每一个名字都值得被铭记,每一段故事都值得被传颂。
在未来的岁月里,当人们问起"疫情时期山东做了什么",这份138人的名单就是最好的回答,而这份名单所代表的精神——专业、担当、奉献、无畏,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也温暖着每一个知道这个故事的人的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