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天使,杭州医护千里驰援武汉的生死时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并迅速蔓延至全国,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全国各地医护人员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抗疫一线,杭州作为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迅速组织多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用专业和勇气筑起生命的防线,本文将回顾杭州医护人员的援鄂历程,记录那些令人动容的瞬间。
杭州医疗队火速集结,驰援武汉
2020年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全国进入紧急状态,1月25日(大年初一),浙江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出征,其中就包括来自杭州各大医院的医护人员,随后,杭州又陆续派出多批医疗队,涵盖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急诊科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和护理人员。
首批援鄂医疗队:除夕夜紧急出征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大一院):派出以呼吸科专家为首的医疗团队,包括医生、护士和院感专家。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专家团队率先出发,接管武汉协和医院重症病区。
- 浙江省人民医院:派出感染科、呼吸科骨干力量,支援武汉第四医院。
后续增援:多批次医疗队接力驰援
2月9日,杭州再次派出第二批医疗队,主要由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中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等医护人员组成,2月14日,第三批医疗队出发,重点支援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
据统计,杭州累计派出超过500名医护人员支援武汉,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也有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护士,但所有人都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
杭州医护在武汉的奋战时刻
接管重症病区,与死神赛跑
武汉疫情最严峻时,重症患者数量激增,ICU床位极度紧张,杭州医疗队抵达后,迅速接管重症病区,24小时轮班救治患者。
- 浙大二院重症团队:在武汉协和医院ICU,他们采用“浙江经验”,优化呼吸机使用方案,成功降低重症患者死亡率。
- 杭州市一医院团队: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他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显著提高了轻症患者的康复速度。
护士们的坚守:防护服下的汗水与泪水
在隔离病房,护士们每天要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连续工作6-8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脸上被护目镜勒出深深的压痕。
- 杭州市中医院护士长王丽:在日记中写道:“每次脱下防护服,衣服都能拧出水来,但看到患者病情好转,一切都值得。”
- 浙大一院护士张敏:为了节省防护服,她连续工作12小时,最终因体力不支晕倒,醒来后第一句话却是:“我的病人怎么样了?”
心理援助:温暖患者的心灵
除了医疗救治,杭州医护人员还特别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理医生团队:通过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 护士们的“暖心小纸条”:许多护士在防护服上写下鼓励的话,如“加油!我们陪你一起战胜病毒!”
凯旋归来,英雄无悔
2020年3月下旬,随着武汉疫情逐步控制,杭州援鄂医疗队开始分批撤离。
- 3月19日,首批返浙医疗队:在武汉天河机场,当地市民自发列队送行,高喊“感谢浙江!感谢杭州!”
- 4月3日,最后一批杭州医疗队返杭:杭州市民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回家,交警铁骑开道,市民夹道欢迎。
尽管已经平安归来,但许多医护人员仍心系武汉。
- 浙大二院感染科主任王选锭:在回杭后继续参与疫情防控研究,分享武汉抗疫经验。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护士李兰:在隔离休整期间写下《武汉日记》,记录抗疫点滴,感动无数网友。
致敬最美逆行者
杭州医护人员的援鄂壮举,不仅展现了医者仁心,更彰显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他们用专业和奉献,为武汉带去了希望,也为杭州赢得了荣誉。
疫情虽已过去,但那段并肩战斗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历史中,让我们记住这些逆行天使的名字,也记住他们用生命守护生命的誓言。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这是杭州医护的承诺,也是中国医者的担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