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战疫,哈尔滨市疫情防控的硬核与温情

2023年冬,寒潮席卷北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再次迎来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城市,哈尔滨的防疫工作既面临输入性风险,又需兼顾民生与经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哈尔滨以“硬核”措施筑牢防线,同时以温情服务温暖人心,展现了“冰城”特有的韧性与担当。

哈尔滨疫情防控的“硬核”举措

快速响应,精准流调

哈尔滨市疾控中心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高效的流调溯源体系,一旦发现阳性病例,流调团队能在4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排查,24小时内锁定密接人群,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网格化管理,筑牢社区防线

哈尔滨推行“四级包保”制度(市、区、街道、社区),确保责任到人,社区工作者、志愿者24小时轮班值守,严格执行扫码、测温、登记等措施,确保“最后一公里”安全。

重点行业严控,阻断传播链

针对冷链物流、农贸市场、餐饮行业等重点场所,哈尔滨实施“人、物、环境同防”,定期核酸检测,确保高风险行业零感染。

科技赋能,智慧防疫

哈尔滨市推出“龙江健康码”智能升级版,实现“一码通行”、风险预警、疫苗接种记录查询等功能,无人机巡查、智能测温门禁等科技手段也在重点区域广泛应用。

疫情防控中的“冰城温情”

“蔬菜包”送到家,保障民生需求

在部分封控小区,政府联合商超推出“平价蔬菜包”,由志愿者配送到户,确保居民生活物资不断供,一位社区干部说:“天再冷,不能让老百姓心凉。”

特殊群体关爱,不让一人掉队

针对独居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哈尔滨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核酸、送药就医等服务,南岗区还设立了“心理援助热线”,缓解居民焦虑情绪。

冰雪旅游业的“防疫+复苏”双线作战

作为“冰雪之都”,哈尔滨在严控疫情的同时,推出“预约制”旅游,确保游客安全,中央大街、太阳岛等景区严格执行限流、消毒措施,让游客既能赏冰玩雪,又能安心出行。

挑战与应对:哈尔滨防疫的启示

冬季防疫难度大,但经验更成熟

哈尔滨冬季寒冷,室内聚集增多,病毒传播风险升高,但经过多次疫情考验,哈尔滨已形成“快速封控+精准管控”的模式,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公众配合是关键

哈尔滨市民展现出高度的防疫自觉,主动配合核酸检测、减少聚集,一位市民说:“防疫不是政府的事,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未来仍需警惕,常态化防控不松懈

随着春运临近和病毒变异,哈尔滨仍需保持警惕,优化疫苗接种、加强医疗资源储备,确保“平战结合”。

哈尔滨的疫情防控,既有“硬核”手段,也有暖心服务,这座冰雪之城用行动证明,防疫不仅是一场科学战,更是一场民心战,寒冬终将过去,而冰城人民的团结与坚韧,必将迎来春暖花开。

(全文约12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