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鄂同心,山东抗疫援汉的壮丽史诗
疫情风暴中的山东担当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武汉,这座千万人口的华中重镇瞬间成为全国抗疫的最前线,在武汉最危急的时刻,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其中山东省以其"硬核"支援赢得了"山东老大哥"的美誉,从医疗队火速集结到物资星夜驰援,从蔬菜水果到医疗设备,山东人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谱写了一曲鲁鄂同心的壮丽史诗。
山东与湖北虽相隔千里,却血脉相连,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山东省委、省政府迅速响应党中央号召,第一时间成立支援湖北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统筹全省资源,动员各方力量,以"山东速度"和"山东力量"支援武汉抗疫,从1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第一批医疗队出征,到4月6日最后一批医疗队员凯旋,山东累计派出12批医疗队、1812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其中大部分奋战在武汉抗疫最前线。
白衣执甲:山东医疗队的武汉战"疫"
"我报名!""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抗击非典经验,让我去!"——这些铿锵有力的请战声,成为山东各大医院最动人的旋律,1月25日晚,山东省首批13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医疗队紧急集结,星夜驰援武汉,这批队员来自全省11家省属医疗机构和16市38家医院,涵盖呼吸、感染性疾病、重症医学等专业,其中不少人是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
在武汉,山东医疗队主要进驻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医院,面对初期防护物资紧缺、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等困难,山东医护人员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创造了多项救治奇迹,据统计,山东医疗队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2657人,其中重症、危重症患者871人,治愈出院1573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山东答卷"。
在这场生死较量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山东医护故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玉教授,作为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第一批抵达武汉,连续工作70多天;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秦文医生"火线入党",在党旗下庄严宣誓;"90后"护士张静静在完成援鄂任务返回山东后不幸去世,用生命诠释了医者仁心...这些白衣战士用专业和奉献,筑起了守护武汉人民生命健康的钢铁长城。
硬核支援:山东物资保障的"弹药库"作用
"山东的家底再厚实,也要先紧着武汉用!"这句话成为山东疫情期间的流行语,作为农业大省、工业大省,山东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成为武汉抗疫物资保障的"大后方"和"弹药库"。
在医疗物资方面,山东开足马力生产,日照三奇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3000名员工春节无休,24小时生产口罩和防护服;枣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紧急转产医用防护服;海尔、海信等企业迅速改造生产线生产医用空气消毒机等设备,据统计,疫情期间山东累计向湖北发送医用防护服88.6万套、医用口罩3218万只、护目镜25.3万个、消毒用品2800余吨。
在生活物资保障上,山东同样不遗余力,1月28日,寿光市连夜组织农民采摘350吨新鲜蔬菜无偿捐赠武汉,此后每天向武汉供应600吨平价蔬菜,累计供应蔬菜超2万吨,兰陵县捐赠200吨大蒜,被誉为"蒜乡大爱";金乡县捐赠120吨大蒜、60吨大米;邹城市捐赠100吨面粉...这些数字背后,是山东农民顶着严寒在田间地头忙碌的身影,是无数货车司机日夜兼程的奔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山东还发挥制造业优势,向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捐赠了大量急需设备,潍柴集团捐赠价值500万元的柴油发电机组;海尔集团捐赠价值300万元的超低温冰箱、药品冷藏箱等医疗设备;浪潮集团捐赠医用服务器、工作站等信息化设备...这些"山东制造"为武汉抗疫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大爱无疆:山东社会各界的暖心行动
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山东社会各界自发行动,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响应、全民参与的强大合力,展现出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爱情怀。
山东企业界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山东企业累计向湖北捐款捐物超过15亿元,魏桥创业集团捐款3000万元;山东钢铁集团捐款2000万元;兖矿集团捐款1000万元;鲁商集团捐赠价值1000万元的医疗物资...这些数字彰显了山东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
普通山东人的善举同样令人动容,沂蒙老区一位83岁的老党员捐出毕生积蓄10万元;菏泽一位环卫工人捐出半年工资1.2万元;威海一位小学生捐出全部压岁钱...这些平凡人的不平凡举动,汇聚成战胜疫情的磅礴力量。
山东还发挥"好客山东"的传统,妥善安置滞留在鲁的湖北旅客,全省设立86个定点酒店,提供优惠食宿和医疗服务,让湖北同胞感受到"他乡即故乡"的温暖,青岛一家酒店老板主动降价接待湖北游客,并每天为他们测量体温,送水果点心,被网友称为"山东好房东"。
复工复产:山东援企稳岗的"组合拳"
在全力支援湖北的同时,山东自身也面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重压力,山东省委、省政府科学研判、精准施策,打出了一套援企稳岗的"组合拳",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政策支持方面,山东先后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发展20条、稳就业24条等政策措施,通过减免税费、延期缴纳税款、降低社保费率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截至2020年4月,全省累计减免企业社保费150多亿元,惠及企业50多万户。
在用工保障上,山东创新开展"点对点"专车运输服务,组织3.5万趟次专车、专列、专机,接送农民工返岗75万人次,开展线上"春风行动",举办网络招聘会1500多场次,提供岗位信息200多万个,帮助重点企业解决用工缺口30多万人。
针对产业链协同复工难题,山东建立重点产业链"链长制",由省领导担任总链长,协调解决上下游企业复工复产不同步问题,海尔、重汽等龙头企业带动省内5000多家配套企业恢复生产,形成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复工复产格局。
鲁鄂情深的时代启示
回望山东支援武汉抗疫的日日夜夜,那些义无反顾的背影、星夜驰援的车队、堆积如山的物资,不仅展现了山东人民的无私大爱,更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在这场大战大考中,山东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全国一盘棋"的深刻内涵,体现了"鲁鄂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当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阶段,但山东与湖北、与武汉的情谊历久弥新,2021年7月,山东医疗队部分队员重返武汉,与曾经并肩作战的湖北战友再聚首;山东多家医院与武汉医疗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持续开展学术交流和技术帮扶;两省企业间的产业合作日益紧密...这些后续行动,让抗疫期间结下的深情厚谊不断延续和升华。
山东支援武汉抗疫的壮举,必将载入两省交流合作的史册,成为激励后人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精神财富,正如一位山东医疗队员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有幸在这个特殊时期,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朴实无华却感人至深的情怀,正是中华民族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力量源泉,鲁鄂同心,其利断金;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