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疫情防控,精准施策,筑牢人民健康防线
2022年,新冠疫情反复延宕,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任,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面对挑战,辽宁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施策,以快制快、以变应变,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学精准,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
辽宁省始终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不断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强化源头管控,严防疫情输入。 针对境外输入风险,辽宁省严格落实入境人员闭环管理,加强口岸城市防控,强化冷链物流等重点环节管控,坚决守住外防输入防线,针对国内疫情多点散发态势,辽宁省加强重点地区来(返)辽人员排查管控,严格落实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严防疫情输入扩散。
快速流调溯源,精准锁定风险。 辽宁省建立健全流调溯源工作机制,组建专业化流调队伍,充分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快速锁定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等重点人群,第一时间落实管控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分级分类管控,阻断疫情传播。 辽宁省根据疫情风险等级,科学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差异化精准管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以快制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面对突发疫情,辽宁省始终坚持“快”字当头,以快制快,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快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一旦发生疫情,辽宁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等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住疫情。
快速开展核酸检测。 辽宁省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优化检测流程,提高检测效率,确保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其他人群“愿检尽检”,为及时发现感染者、切断传播链提供有力支撑。
快速转运隔离救治。 辽宁省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加强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建设,确保感染者及时转运、集中隔离、有效救治,最大限度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
以变应变,不断提升疫情防控能力
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辽宁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防控策略,提升防控能力。
加强防控能力建设。 辽宁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医疗救治等能力建设,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
强化科技支撑。 辽宁省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开发应用疫情防控信息化平台,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加强宣传引导。 辽宁省广泛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群众增强自我防护意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
人民至上,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辽宁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疫情防控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生活物资供应。 辽宁省加强生活物资生产、流通、供应各环节衔接,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保障群众就医需求。 辽宁省畅通就医绿色通道,优化就医流程,确保群众疫情期间能够及时就医,切实保障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关心关爱特殊群体。 辽宁省加强对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及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众志成城,凝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
辽宁省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社会各界积极参与。 广大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志愿者等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捐款捐物,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人民群众积极配合。 广大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积极配合核酸检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等工作,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辽宁省将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科学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为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