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银川,黄河水静静流淌,街道两旁的银杏树渐染金黄,在这座西北重要中心城市里,一场科学精准的疫情防控战正在有序进行,最新数据显示,银川市近期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以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最低成本控制疫情扩散,守护着200多万市民的健康安全。
精准流调与风险管控 银川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最新通报显示,本轮疫情传播链清晰,主要与输入性病例相关,疾控部门运用大数据+网格化手段,在24小时内完成核心密接者排查,48小时内实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创新实施“三色预警”机制,根据风险等级对小区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高风险区“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中风险区“人不出区、错峰取物”,低风险区“个人防护、避免聚集”,这种精细化管控既有效遏制了病毒传播,又最大限度减少了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核酸检测能力全面提升 银川市已建成“15分钟核酸采样圈”,设置常态化采样点327个,配备移动检测车12辆,日检测能力达到30万管,值得一提的是,银川在西北地区率先推出“核酸地图”小程序,实时显示各采样点排队情况,方便市民错峰检测,针对老年人、幼儿等特殊群体,还开设“绿色通道”和上门采样服务,彰显城市温度,最新投入使用的气膜实验室使检测速度提升50%,实现“采、送、检、报”各环节高效衔接。
科技赋能智慧防疫 银川市充分发挥“智慧城市”建设优势,打造疫情防控数字化平台,通过整合健康码、行程卡、核酸检测结果等数据,建立疫情预警模型,能够提前72小时预测传播风险,在各大交通枢纽,智能测温门岗机器人可实现每分钟60人的快速筛查;无人机巡航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空中监控;智能语音外呼系统每小时可完成10万人的信息核查,这些科技手段不仅提高了防疫效率,也减轻了一线人员工作压力。
民生保障体系持续完善 疫情防控期间,银川市构建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保供体系,确定重点保供企业67家,建立应急配送队伍135支,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模式,确保封控区居民生活物资不断档,针对就医需求,开通24小时健康服务热线,配备专用转运车辆,实行“点对点”闭环就医,教育部门同步启动线上教学预案,保障全市40万名学生“停课不停学”。
经济维稳措施同步发力 银川市最新出台《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措施》,通过减税降费、金融支持、消费刺激等组合拳,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对餐饮、零售等受影响较大行业给予专项补贴;设立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池,为小微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开展“云上购物节”等活动激发消费活力,数据显示,这些政策已惠及企业3.8万余家,稳定就业岗位26万个。
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 截至10月底,银川市全程接种率已达92.3%,加强针接种率88.7%,老年人群接种率显著提升,全市设置固定接种点56个,流动接种车15辆,最长服务时间延长至每晚10点,最新引进的吸入式疫苗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目前已有5.2万人完成吸入式接种。
在这场疫情大考中,银川市交出了一份有力度、有精度、有温度的答卷,每一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医护人员白衣执甲的坚守,是社区工作者日夜奔忙的付出,是志愿者们无私奉献的爱心,是全体市民理解配合的支持,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这道防线上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冬季来临,银川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市民: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遵守防疫规定,按时参加核酸检测,主动接种疫苗,只有凝聚全民力量,才能守住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共同迎接全面胜利的春天。
银川,这座塞上明珠,正在用科学和智慧书写疫情防控的新篇章,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每一个生命的平安健康。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亿建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zy.cn/shenghuobaike/703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银川疫情防控最新,精准施策下的城市守护战》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亿建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2020年初,世界悄然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共卫生危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疫情迅速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运行轨迹,从最初的地方性暴发,到全球大流行,再到逐步走向常态化管理,这三年间,疫情的时间线不仅记录了病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