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末秋初,当德尔塔变异毒株突袭中原腹地,河南省会郑州被迫按下“慢行键”,这座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的国家中心城市,在7月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被核酸采样点的秩序井然所替代,昔日熙攘的二七广场瞬间安静,但这座城市并未停滞——一场科学精准、充满人文关怀的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在黄河之滨全面展开。
郑州疫情的特殊性在于其交通枢纽地位,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承载着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重要功能,每日数十万次的客流往来,既造就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也为疫情防控带来了巨大挑战,当疫情遭遇“开学季”与“返程潮”,郑州的防疫策略显得尤为关键,当地政府没有选择简单化的“一封了之”,而是创新推行“精准圈住、及时捞干、有效阻断”的防控模式,通过大数据研判划定了精准到楼栋的封控区域,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运行的影响。
在这套精准防控体系背后,是无数平凡英雄的日夜坚守,社区工作者化身“全能战士”,既要组织核酸检测,又要保障物资配送,还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医护人员在高温酷暑中连续作战,被汗水泡得发白的双手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画面;更有来自全省各地的援郑医疗队星夜驰援,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在金水区某封控小区,社区书记用沙哑的嗓音说:“我们多跑一趟腿,居民就少一分风险;我们多熬一个夜,城市就早一天恢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在疫情防控中展现出的人性化举措,针对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为隔离居民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对滞留旅客进行妥善安置……这些细节处处体现着城市管理的温度,在中原区,志愿者为独居老人每日送餐上门;在管城区,老师为隔离学生开设“云端课堂”;在郑东新区,商家通过“无接触配送”保障市民生活所需,这种既讲原则又富弹性的管理智慧,让严苛的防疫措施充满了人文关怀。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郑州的疫情防控经验具有重要启示,其首创的“核酸采样电子登记系统”大大提升了检测效率;“一事件一专班”的应急处置机制确保了问题快速解决;“双线嵌合”工作法实现了疫情防控与经济运行的有效统筹,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为郑州本轮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奠定了基础,也为特大型城市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当前,郑州已逐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但疫情防控的常态化考验仍在继续,这座有着3600年历史的商都古城,正以其特有的坚韧与包容,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战场上协同作战,正如一位市民在社交媒体上所言:“郑州经历过太多风雨,但每一次都能在磨难中成长,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城市的脆弱,更见证了城市的力量。”
郑州的战“疫”实践表明,现代城市治理需要在科学精准与人文关怀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应对危机时既要有果断的决策力,也要有细致的执行力,这种平衡智慧,或许正是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疫情的阴霾逐渐散去,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将继续承载着中原崛起的希望,向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目标稳步前行。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亿建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zy.cn/shenghuojingyan/983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郑州战疫记,一座国家中心城市的坚韧与温度》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亿建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疫情数据呈现持续向好的趋势,根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0月25日,重庆市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现有确诊病例均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这一数据的公布,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