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少数民族聚居区,其疫情防控工作呈现出独特的复杂性与战略意义,四千多公里陆地边境线、十余个跨境民族、频繁的边境贸易活动,这些因素既构成了广西发展的优势,也使其成为外防输入的前沿阵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广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边疆特色的科学防控之路。
广西的防疫体系建立在“精准防控”与“民生保障”双轮驱动之上,自治区政府创造性实施“党建+网格+大数据”三元治理模式,将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在百色疫情应急处置中,全市划分1.2万个网格,动员2.5万名网格员,实现48小时内完成全域核酸筛查,这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防疫效能的实践,彰显了省级疫情防控体系的中国智慧。
边境防控是广西防疫的重中之重,针对长达1020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自治区构建了“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在凭祥、东兴等口岸城市,创新实施“口岸区域分级管理”和“货物通关白名单”制度,建立进口货物核酸采样检测和预防性消毒规范,运用无人机巡边、红外热成像监控、电子围栏等智能技术,实现边境线24小时立体化管控,既保障了中国-东盟供应链畅通,又有效防范了疫情跨境传播。
广西疫情防控凸显了民族地区特色,针对少数民族群众语言沟通、生活习惯等特点,当地制作壮语、瑶语、侗语等多语种防疫宣传材料,开展“民族干部讲防疫”活动,在三月三歌节等民族节日期间,创新采用“云上对歌”“线上抛绣球”等形式,既传承了民族文化,又避免了人群聚集,这种尊重民族文化的防疫策略,增强了各族群众对防控措施的认同感和配合度。
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的统筹协调考验着广西的治理能力,自治区推出“桂惠贷”专项金融政策,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建立重点企业“白名单”制度,保障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稳定运行,2022年上半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3%,实现了防控与发展双赢。
广西疫情防控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一是坚持科学精准,避免“一刀切”;二是注重民生保障,建立特殊群体关爱机制;三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智慧防控水平;四是加强区域协作,深化与周边省份疫情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这些经验为边疆地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广西作为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桥梁,其疫情防控不仅关系到全区五千多万人民的健康安全,更对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广西的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因时因势调整防控策略,才能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统筹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广西智慧。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亿建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zy.cn/zlan/778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平台/广西壮族自治区疫情防控》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亿建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在全球暴发以来,中国各地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疫情冲击,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直辖市和交通枢纽,其疫情发展也备受关注,重庆疫情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本文将从时间线、关键事件、防控措施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详细探讨重庆疫情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