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南宁市的平静,在危急关头,位于青秀区的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流调数据、核酸检测结果和隔离管控情况,这里没有硝烟,却进行着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特殊战役;这里不分昼夜,却闪耀着科学防控与人文关怀交织的光芒。
智慧大脑:科技赋能疫情防控
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建立于2020年初,最初只是临时组建的工作专班,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现已发展成为集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应急响应于一体的现代化指挥系统,中心总面积达2000平方米,设有综合协调组、流调溯源组、隔离管控组、物资保障组等十个工作组,实现了疫情防控的全链条闭环管理。
大数据技术成为指挥中心的"最强大脑",通过整合公安、交通、医疗等多部门数据,中心能够实时掌握人员流动情况,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在2022年2月的疫情中,指挥中心依托大数据分析,在6小时内就完成了首例阳性病例过去14天的轨迹还原,确定了27个风险点位,为快速阻断传播链赢得了宝贵时间。
"我们建立了'智慧防疫'平台,实现了从风险预警到应急处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指挥中心技术负责人介绍道,该平台每天处理超过1000万条数据,通过算法模型实时评估疫情风险等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高效协同:多部门联动的指挥体系
指挥中心采用"平战结合"的运行机制,平时,各工作组按职责开展常态化防控工作;战时,立即转换为应急指挥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中心建立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指挥体系,确保指令上传下达畅通无阻。
2022年疫情处置期间,指挥中心创造了"南宁速度":4小时完成核心区域管控,6小时组织起1200人的流调队伍,12小时搭建完成15个临时核酸检测点,24小时内完成首轮重点区域45万人核酸检测,这种高效运转的背后,是多次应急演练积累的经验和不断优化的指挥流程。
"疫情防控没有旁观者,每个部门都是主角。"指挥中心综合协调组组长表示,中心建立了每日会商制度,召集疾控专家、基层代表、相关部门负责人共同分析疫情形势,研究对策措施,确保各项决策科学民主。
民生温度:防控中的为民情怀
疫情防控既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指挥中心专门设立了民生保障组,重点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在封控管理期间,中心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累计解决群众就医用药、生活保障等诉求3.2万件次。
2022年3月,一位需要定期透析的患者因所在小区封控无法就医,指挥中心接到求助后,立即启动应急就医流程,安排专车点对点接送,并协调医院开辟绿色通道。"感谢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不仅保护我们的安全,还关心我们的生活。"这位患者事后感动地说。
指挥中心还推出了"暖心菜篮"计划,组织志愿者为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开设"心理疏导"专线,为市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开发"健康南宁"小程序,方便市民查询核酸点、预约疫苗,这些细致入微的措施,让疫情防控既有精度更有温度。
持续创新:常态化防控的南宁经验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指挥中心也在不断调整工作重点,从应急处置转向平战结合,从全面防控转向精准防控,从单一疫情防控转向多病同防。
中心创新推出了"网格化+疫情防控"模式,将全市划分为1235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长、医护人员、民警和志愿者,实现基层防控的无缝覆盖,同时建立了疫情防控"数字孪生"系统,通过虚拟仿真推演不同场景下的疫情传播路径和防控效果,提前完善应急预案。
"我们希望将疫情期间形成的良好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提升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指挥中心负责人表示,南宁正在探索将指挥中心转型为城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拓展其功能 beyond疫情防控,涵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公共卫生监测预警等多个领域。
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作为城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过去三年的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更为未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积累了宝贵经验,这里既是指挥调度的"智慧大脑",也是连接各方的"枢纽平台",更是守护市民健康的"坚强堡垒"。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指挥中心将继续完善工作机制,优化防控措施,提升应急能力,为南宁市民构筑更加牢固的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将继续以责任和担当,书写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答卷。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亿建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bzy.cn/zshizhishi/751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亿建网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南宁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电话》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亿建网]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疫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挑战,其出现时间一直是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要回答“疫情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首先需要明确“疫情”的具体指向,我们所说的“疫情”指的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暴发,但广义的疫情也可能指其他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