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守望相助,江苏省千里驰援乌鲁木齐的感人故事
2022年,新冠疫情在全国多地反复,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也曾面临严峻的防控挑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全国各省市纷纷伸出援手,其中江苏省的支援行动尤为突出,江苏省不仅派出医疗队,还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为乌鲁木齐的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持,本文将从江苏省支援乌鲁木齐的背景、具体行动、感人故事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全面回顾这段守望相助的抗疫历程。
江苏省支援乌鲁木齐的背景
乌鲁木齐疫情形势严峻
2022年8月,乌鲁木齐出现新一轮疫情,感染人数迅速攀升,医疗资源面临巨大压力,由于新疆地处西北,医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尤其是核酸检测能力、隔离床位、医护人员等方面存在缺口,乌鲁木齐市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并向全国请求支援。
国家卫健委协调各省支援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统筹安排下,多个省市被指定对口支援新疆抗疫,江苏省作为经济强省、医疗大省,被委以重任,负责支援乌鲁木齐市的疫情防控工作。
江苏省的快速响应
江苏省政府接到任务后,立即组织医疗专家、防疫物资和后勤保障力量,迅速组建援疆医疗队,江苏省卫健委、财政厅、交通运输厅等多部门联动,确保支援行动高效有序。
江苏省支援乌鲁木齐的具体行动
医疗队火速驰援
2022年8月中旬,江苏省首批援疆医疗队抵达乌鲁木齐,这支队伍由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专家组成,共计200余名医护人员。
- 核酸检测支援:江苏省医疗队协助乌鲁木齐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建立方舱实验室,使单日检测量从10万管提升至30万管。
- 重症救治:江苏省重症医学专家进驻乌鲁木齐定点医院,参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 社区防控指导:医疗队还深入社区,指导基层防疫人员优化防控措施,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防疫物资紧急调运
除了人力支援,江苏省还向乌鲁木齐捐赠了大量防疫物资,包括:
- 医用防护服:10万套
- N95口罩:50万只
- 核酸检测试剂:100万份
- 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200余台
这些物资通过航空、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以最快速度运抵乌鲁木齐,极大缓解了当地防疫物资短缺的问题。
远程医疗技术支持
江苏省还利用“互联网+医疗”模式,组织省内专家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为乌鲁木齐的疑难病例提供诊疗建议,南京、苏州等地的三甲医院与乌鲁木齐多家医院建立对口帮扶机制,确保重症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方案。
抗疫一线的感人故事
“妈妈去打病毒了,你要乖”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士李婷(化名)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接到援疆任务后,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临行前,她抱着5岁的女儿说:“妈妈要去乌鲁木齐打病毒了,你在家要听爸爸的话。”女儿懵懂地点点头,却不知道妈妈这一去可能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在乌鲁木齐的方舱医院里,李婷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工作12小时以上,脸上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但她从未抱怨,只是偶尔在视频通话时偷偷抹眼泪。
“江苏医生救了我父亲的命”
乌鲁木齐市民张先生的父亲因感染新冠导致肺部严重感染,一度生命垂危,江苏省重症医学科专家王教授接手后,调整治疗方案,并24小时监护,经过一周的抢救,老人终于脱离危险。
张先生含泪说:“如果没有江苏医生的帮助,我父亲可能就挺不过去了,真的特别感谢他们!”
风雪中的物资运输队
2022年11月,乌鲁木齐突降大雪,交通受阻,江苏省捐赠的一批呼吸机因天气原因滞留在机场,当地志愿者和江苏医疗队员冒着风雪,用人力推车将设备运送到医院,确保设备及时投入使用,这一幕被网友拍下,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感动了无数人。
社会反响与深远影响
乌鲁木齐市民的感谢
江苏省的支援行动赢得了乌鲁木齐市民的高度赞誉,许多市民在社交媒体上发文感谢江苏医疗队,并自发组织慰问活动,为医护人员送去新疆特产,如葡萄干、馕饼等,表达谢意。
国家卫健委的表彰
2023年初,国家卫健委对全国抗疫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江苏省援疆医疗队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多名队员获得个人表彰。
苏疆合作进一步深化
此次抗疫合作也促进了江苏与新疆的长期协作,江苏省在医疗、教育、经济等领域加大对新疆的帮扶力度,推动“组团式”医疗援疆项目,帮助乌鲁木齐提升医疗水平。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江苏省千里驰援乌鲁木齐的壮举,展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医护人员、志愿者、普通市民齐心协力,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无论面对何种挑战,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江苏省与乌鲁木齐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抗疫史册中,成为激励人们勇毅前行的精神力量。
(全文共计约1700字)
发表评论